内容信息

彻夜难眠 ------武术杂感录之二

内容简介

    编者按:本文与其说是一位老人的思绪,不如说是一位老武术工作者的痴心,一种痴迷,内心的呐喊!作者在退休后对武术仍是一往情深,不断为武术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,一介老头无所求,只为武术腾飞时。感触良

主要内容

【字体: 

  •     编者按:本文与其说是一位老人的思绪,不如说是一位老武术工作者的痴心,一种痴迷,内心的呐喊!作者在退休后对武术仍是一往情深,不断为武术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,一介老头无所求,只为武术腾飞时。感触良多,欢迎众网络大侠各抒己见!

        “老爷子,你彻夜难眠,为了啥子啊?”
        ——那是因为我看了在南京举行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晚会后,感到非常遇憾,令我思绪绵绵、犹如脱缰的野马、、、、、、
      
       我想,武术,作为一种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,而简单地划归为“体育项目”,真有点“屈 尊”了。因为“它”远远地涵盖不了武术的全貌,其功能已大大超出了体育范畴。但就是这  样的一种极为优秀的体育(武术)项目,为什么在本届全运会尤其在两次晚会中,受到如此  的冷遇!?——令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      
       这次全运会,国人瞩目!世界人民也瞩目!党和国家大批的各级领导人参加了;还特邀  了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首的不少委员们出席。成千上万的当地群众,全国不少有头有脸  的人物以及富翁富婆们也都赶去观看、凑热闹,可谓盛况空前。

      开幕式,是由胡锦涛总书记宣布开始的;闭幕式,是由温家宝总理宣布结束的。总书记  和总理的参与,实际是代表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,代表了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的关  心与向往,当然也代表了广大武术工作者、爱好者,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占文化的尊重者、  热爱者、研究者和传播者的关注。

      大凡体育运动竞赛活动,我想,应该是这样的:它首先是一种多层次、各具特色文化娱  乐的健身活动。其次才谈得上是竞技、较力、拿金牌、银牌啊。武术作为一种既含有丰厚的  文化底蕴,又富有强烈较力、竞技的内容,看武术比赛,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,而是一种道  德修养的净化。在这次全运会上理应一视同仁,在我的记忆里,从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以  至九运会以来,武术运动历来都受到重视?不解的是,这次竟受到如此冷遇?!此为我“难眠”者,一也。

      拿新闻媒体来说,也许是我孤陋寡闻!只见中央电视台在体育节目中,报道其他比赛项  目的同时,武术的比赛披露了3秒钟。在公布总成绩中提了一下,作为某专业报纸,也只在  二、六版的最下端,发了三则豆腐干那么大的“散打”消息.还真不如对其“儿辈”、“孙辈”  的重视!还出现了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报道:我在这份报纸的10月17日第二版左侧的最后,  发现了一则消息,标题是“武术”。我感到很兴奋,终于又见到了武术消息!可我戴着老花镜一瞧,令人大失所望,它谈的是“马术”。真是“风马牛不相及”!张冠李戴啊,标题给标  错了!让我白高兴了一场!其他中央大报对武术的报道大概也不多吧?!这次全运会期间,舆论界为什么是这样呢?耐人寻味!此为我“难眠”者,二也。

      走笔至此,我想起了:我国最具权威的报纸在全运会期间,在其体育栏目里发表过一条  首次列入“女子散打”的照片,并在一篇评述中,讲赛风时提到了武术在预赛和决赛中,实  现了“零申诉”的突破。美中不足的是该报没有正面、及时地发表专文来评述和弘扬它。习  武之人,首讲的足武德,“未习武先明德”。习武过程就是人品锤炼和人格升华的过程!我相  信,人是通情达理的,只要是做到了“公正;公开、公平”,就不会有申诉。当然,要做到  “三公”  也确实不易。但只要不搞“猫腻”、不搞“潜规则”、不拉拉扯扯,就能做到。这次武术比赛的零申诉,就体现了我国武术官员(包括领队)以及教练员、裁判员、运动员们的高尚武德,体现了武术项目的优越性!体现了武术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行业道德!尤其这次全运会(有人称其为“全晕会”,我不赞成这种嘲讽!)上发生了无端弃权、违规重赛、弄虚作假、错判误判、服违禁药物,等等严重违纪现象,更应舍出篇幅来报道武术这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正面典型。讴歌它在比赛中,体现出高尚的思想品质、道德修养和行为作风。这也完全符合我们党和人民政府一再提倡精神文明的要求。

      这个,咱们能责怪新闻媒体吗?我想不能!我以一个“老记”的体验:主事者不大力提倡、不给创造条件、不提供线索,甚至设置障碍,你哪来的新闻!?这只能说是体育、武术决策者们的指导思想,出了些许偏颇!

      大家曾共同认知:武术“源于中国,属于世界”,是“国粹”,是“武魂”,是“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”;它又实实在在地深受国内外广大人民所喜爱,且正在稳步地走进世界,仅东邻的日本国,学练太极拳的人群就逾百万。据说,我们还正在创造各种条件?让“罗格”们认可!可我们为什么不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将武术好好地展示展示在国内外人们的面前,张扬张扬它的特殊魅力呢!?此为我“难眠”者,三也。

      这儿不由得我想起了我国古代揭竿而起的陈胜、吴广?他们为了让人民和起义的伙伴们信服和拥护,还特差人去玩“捉鱼——放鱼——捉鱼”的把戏,把写有“陈胜王”的丝绢塞到鱼肚里,再剖腹出来让人看;另又差人到破庙后面,半夜三更地装狐狸呼叫,什么“陈胜王!陈胜王!”的,这部都是为他想做“王”在制造舆论、扩大影响吗?!我还想起了有一句俗话“”好酒也怕巷子深!君岂不见当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茅台酒、五粮液、杏花村汾酒的广告,也是“铺天盖地”吗?记忆的闸门敞开了!令我又想起了儿时老人说的一句“家不和、邻里欺;妻不和,奴也欺”的俚语。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、自己都遭贱自己,不把“国粹”——武术当回事儿,就更无法去央求别人什么了!我们现在的作法,真不如那年,在韩国釜山市举行的亚运会,人家还特地邀请中国莱州中华武校代表队,代表中国武术界在大会上作武术表演呢!他们的精彩表演,竟长达45分钟!且大获成功。

      是的,我们武术运动的决策者们,蛮可以借机体现一下我们的自尊、自爱!蛮可以利用这个条件,也来个“铺天盖地”!但不是这样做的。此为我“难眠”者.四也。

      可真怪哉!在这次全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,许许多多竞技项目都登台亮相,唯独武术项目竟然连号都挂不上!?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,也少不了它!想大家还记得,有一年在春节晚会——这台规格特高的晚会上,山东宋江武校的武术表演《狗娃闹春》,就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!

      也许有人说,武术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。我们表演节目,要与“奥运接轨”!?窃以为与奥运接轨也没有错,但我们也不能过于片面的强调和追逐。因这次运动会,毕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运动会!不能把它视作奥运会的“预演”或“前奏”!——应该说,这都是些“炒作之词”。我们应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尊严,有我们的国情民意、乡风民俗和民族特征!要知道,我们仰人鼻息的时代,早已是一去不复返了!
      
       也许有人说,这次全运会在江苏举办,应给地方政府安排节目的回旋余地。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?但咱们不应忘记这是“全国运动会”,不是“哪个省运动会”。也有个顾全大局的问题。退一步说,这个全运会要体现所在地江苏省的地方特色也可以,但江苏的特色又是些什么呢?

      江苏,于清初始建省,取江宁、苏州二府首字而得名。省会为南京。南京这个地方,当然不简单。现为江苏的政治、经济、文教中心。它还有着辉煌的过去,曾是“六朝古都”,也是“中国七大古都”之一,历史文化名城。

      这次全运会在南京举行,既应反映其风景如画的玄武湖,莫愁湖,燕子矶,秦淮河畔,  更要体现其人文荟萃的厚重。从开幕到闭幕的两场晚会看,没有精粹、完美的体现出来!比如,早在二、三十年代,南京就是中华武术(当时称“国术”)发展的最高决策中心、发展中心!影响极为深远!因中央国术馆就设在南京,该馆当年汇集了许多全国的武术大师,先后为祖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武术精英和骨干力量!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代表队的9名成员,该馆的学生就占了5名。他们的精湛技艺,轰动了德国柏林和其他城市。给祖国争了光!给世界人民留下了美好的深刻印象!当今的武术大师(亦有人称“武术泰斗”、“武术大功臣”)温敬铭、张文广、刘玉华、傅淑云等等,就是该馆参加代表队的精英。当今江苏省的武术发展,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,如该省的王金宝,少年时就脱颖而出,因他的武功精湛,被誉为“中国第二代猴王”,曾受到周总理的赞许。该省的“三张”——张成忠等在全国以至海外,也享有盛誉。本届的武术比赛成绩也不错呀!获两金、一银。武术,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江苏省的一大骄傲、一大特色!可竟未能纳入这两场晚会之中,就东道主来说,也是说不过去的!

      就以“奥运接轨”来说,晚会上的苏州评弹、赞太湖美的吴侬软语等等。它们与奥运有什么关系?!接了什么轨!?大家很欣赏晚会中的“飞人”(或曰“太空人’)来点燃圣火。其实,用不着有劳“外人”,采用我国武术文艺中的武侠小说、影视里的大侠从天而降,神剑一指,圣火就熊熊燃烧起来!这岂不是更能体现中国今文化科技的结合,更富有民族特点、更富有韵昧和情趣吗!?

      由此看来,歧视武术,与奥运接不接轨,也没有什么内在联系!——最多是个“遁词”吧了。从武术争取参加奥运会的角度考虑,张扬张扬,这倒是与奥运有了直接关联!

      为了弘扬武术,为了给武术争生存和更大的发展空间,我诌了上面这一大篇。请广大读者和方家不吝指教!实际我们都是在为武术的兴旺发达、造福人类而呐喊啊!?

【字体: 
武当新闻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
更多关于 彻夜难眠 ------武术杂感录之二 的文章

最新推荐

继续阅读

中国武当网
  • ECR

    鄂ICP备08004371号-6